你好,欢迎来到中商市场研究网!
服务热线: 400-666-1917
 

2012-2016年中国碳金融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  
  • 【本站地址】:http://www.qfcmr.com/
  •  
  • 【报告名称】:2012-2016年中国碳金融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  
  • 【关 键 字】: 碳金融行业调研报告
  •  
  • 【出版日期】:动态更新
  •  
  • 【报告格式】:电子版或纸介版
  •  
  • 【交付方式】:Email发送或EMS快递
  •  
  • 【报告编码】:HH1
  •  
  • 【订购热线】:400-666-1917(免长话费)
  •  
  • 【中文价格】:印刷版8000元 电子版8000元 印刷版+电子版8500
  •  
  • 【英文价格】:印刷版0元 电子版0元 印刷版+电子版0
  •  
【下载】:    
 
 
 
 
【郑重声明】:
目前发现有一些网站未经允许,擅自将我站报告目录进行复制、转载。本站报告目录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修改、复制本站信息,否则必追究其法律责任。庆丰咨询网可以提供:最完整、最新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IPO市场研究报告等。为确保您所购买报告的真实、权威性,请直接从中商情报网购买,全国统一订购电话:400-666-1917,敬请用户识别!

【导读】:

《2012-2016年中国碳金融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报告主要分析了碳金融行业的市场规模、碳金融市场供需求状况、碳金融市场竞争状况和碳金融主要企业经营情况、碳金融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碳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碳金融相关概述
第一节 碳金融的概念与起源
一、碳金融的概念
二、碳金融的起源
第二节 碳金融的理论基础:碳排放权
一、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
二、碳排放权的定价
三、碳排放单位
第三节 碳金融的功能
一、发挥中介功能、降低交易成本
二、发现价格,提供决策支持
三、减排成本内部化和最小化
四、加速低碳技术的转移和扩散
五、风险转移和分散功能
第四节 碳金融市场体系分析
一、市场结构
二、价格体系
三、交易工具
四、市场参与者
五、碳基金和碳融资便利
第五节 碳金融交易的风险
一、政策、制度和政治风险
二、经济风险
三、市场风险
四、技术风险
五、道德风险
六、交付风险
第六节 碳金融交易发展前景

第二章 2011-2012年国际碳金融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1-2012年国际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发展分析
一、碳金融源起及经济学分析
二、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
三、全球主要碳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及交易所
四、全球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交易分析
五、我国碳金融市场构建
第二节2011-2012年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市场成交情况分析
二、碳市场价格走势
第三节2011-2012年国际碳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分立,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
二、存在全球气候政策与减排政策的风险
三、交易成本巨大,欠发达国家在碳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四节 2012-2016年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
一、供给大于需求,供需矛盾将显现
二、全球气候政策仍然前景不明,但共识在增加

第三章 中外碳金融制度比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外碳金融发展比较分析
一、国外碳金融发展状况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状况
第二节 国外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第三节 中国需要制度的强制性变迁
一、内生变量
二、外生变量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 2011-2012年我国碳金融交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2011-2012年我国碳金融交易面临的市场态势分析
第二节2011-2012年影响我国碳金融交易的碳减排供需因素分析
一、碳减排需求
二、碳减排供给
三、碳减排潜力
第三节2011-2012年发展我国碳金融交易的对策建议分析
一、提高我国在碳金融交易中的定价能力
二、提升我国碳交易服务机构的综合能力
三、加速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的国际化

第五章2011-2012年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发展碳金融对我国经济转型意义重大
第二节2011-2012年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定价权缺失
二、碳金融认识不足
三、“碳金融”发展缺乏综合性的配套扶持政策
四、绿色信贷发展动力不足
五、人力资源缺乏
第三节2011-2012年我国发展碳金融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分割制约价格发现功能
二、碳交易的定价权缺失
三、巨大的政策风险问题
四、交易成本高昂
五、知识短缺成为碳金融发展的软约束
第四节2011-2012年我国碳金融发展的障碍与政策支持分析
一、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特征
二、碳金融发展的障碍及其原因
三、推动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2011-2012年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分析
一、中国参与国际碳减排交易的现状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瓶颈
三、推进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第六节2011-2012年我国碳金融业务面临发展机遇分析
一、低碳经济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机遇
三、抓住机遇做好碳金融业务
第七节2011-2012年国内碳金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分析
一、碳金融交易体系不断完善
二、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能力不足
2、尚未形成完善的碳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各地无序竞争
3、尚未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碳金融交易平台
第八节2011-2012年我国发展碳金融SWOT分析
一、发展碳金融的优势
二、发展碳金融的劣势
三、发展碳金融的机遇
四、发展碳金融的威胁
第九节2011-2012年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全球视野与国内布局
一、中国在全球碳金融市场的角色定位
二、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全球视野
三、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国内布局
第十节2011-2012年中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健全碳金融的政策框架体系
二、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规范碳金融发展
三、加大对低碳项目的融资力度
四、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

第六章2011-2012年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发展分析
第一节 对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分析
一、意义与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第二节 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综述
一、碳金融的界定
二、碳金融工具
三、碳金融与金融业
四、碳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
第三节 低碳经济的本质与碳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关于低碳经济本质的认识
二、对国际碳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三、关于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第四节 我国基于CDM的低碳经济发展与碳金融支持
一、基于CDM的低碳经济离不开碳金融的大力支持
二、基于CDM的低碳经济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三、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制度创新之路

第七章2011-2012年我国银行业与碳金融发展分析
第一节 银行业迎来“碳金融”时代
一、碳金融成为银行业新盈利点
二、银行业探路低碳发展
三、系统发展碳金融
第二节 碳金融是银行业务增长的新机遇
一、碳金融业务发展特征
二、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现状
三、对商业银行积极参加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建议
第三节 碳金融与商业银行发展
一、我国碳金融市场蕴臧巨大商机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必要性
三、对策建议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转型与碳金融业务的发展
一、中国经济由高碳到低碳的转型决定了我国银行业经营转型路径的选择
二、碳金融巨大的市场容量为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提供了新的业务发展机遇
三、碳金融业务的高盈利性有助于中国银行业新盈利增长点的形成
四、碳金融业务的国际性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第五节 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一、开发推广低碳信贷和CDM中介服务
二、积极参与碳交易平台运作
三、制定碳金融政策法规
四、我国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六节 中国银行业发展碳金融业务的路径选择
一、确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定价主导权
二、推进中国碳金融市场建设
三、搭建碳金融业务创新体系
四、健全碳金融业务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第七节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障碍
一、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实践
二、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障碍
三、促进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八节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一、重要性
二、发展前景
第九节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一、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机遇
二、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挑战
第十节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碳金融业务需要政策支持
二、坚决落实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
三、结合节能减排项目开展碳权质押融资贷款
四、加快发展我国环境金融创新
五、积极参与和促进碳排放交易中介组织的建设

第八章2011-2012年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分析
第一节 我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
二、有利于提高我国碳交易定价能力
三、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四、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业战略转型
五、有利于降低碳金融风险
第二节2011-2012年我国碳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碳交易中心功能单一
二、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低
三、碳金融产品单一
四、碳金融专业人才缺乏
五、碳金融政策支持不足
第三节2011-2012年中国碳金融体系建构问题分析
一、中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背景分析
二、中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一)从碳金融的需求方角度来看
(二)从碳金融供给方的角度来看
三、中国科学构建碳金融体系的途径
第四节2011-2012年构建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设想分析
一、建立碳金融发展框架,提供制度保障
二、健全碳交易市场机制,构建交易平台
三、创新碳金融参与模式,拓展多样服务
四、规范碳金融风控机制,防范相关风险
第五节 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一、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改造金融服务体系
二、低碳金融创新不能过度依赖银行信贷
三、低碳金融市场重在发展规划和平台建设
第六节 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
二、构建碳金融组织体系
三、构建碳金融政策体系

第九章2012-2016年我国碳金融发展策略分析
第一节 我国碳金融发展对策分析
一、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分析
二、发展碳金融的可能性分析
三、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其不足
四、我国碳金融发展对策
第二节 中国碳金融发展战略选择
一、中国碳金融发展战略目标选择
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碳金融平台的战略行动
三、加快中国碳金融战略资源整合
第三节 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交易平台,统一碳交易市
二、全方位战略谋划,争取碳交易定价权
三、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碳金融发展
四、培育中介机构,促进碳金融开展
第四节 推进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加强碳金融的宏观政策引导
二、金融机构:加快碳金融产品的创新
第五节 推进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的思考及设想
一、建立碳金融发展框架,提供制度保障
二、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三、建立多层次的碳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四、建立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五、完善碳金融支持政策,营造宽松环境
六、培育我国碳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第六节 中国金融业拓展碳金融业务的对策
一、金融机构层面
二、政策环境层面
第七节 大力发展碳金融,提高中国全球碳市场竞争力
一、尽快在国家宏观层面把发展碳金融纳入到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框架内
二、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
三、加快构建中国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
四、努力发展多个平台支持的“碳金融”体系
五、大力发展区域性“碳金融”
六、稳妥审慎发展投机性碳金融
七、各商业银行尽快开发系列碳金融产品
八、与加强与国际性金融组织的合作
第八节 我国碳金融发展机制创新策略
一、搭建交易平台,创造稳定的制度环境
二、培育中介市场,创新碳金融业务新模式
三、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四、控制碳金融交易风险,确保碳金融业务稳健开展

第十章2012-2016年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思考分析
第一节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及金融机构参与现状
第二节 金融机构介入碳金融领域的作用
一、润滑国内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助推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
三、实现金融机构经济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统一
四、维护企业利益,护航企业发展
第三节 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分割与利益分配问题
二、碳金融发展与碳减排目标实现问题
三、碳资产泡沫化的风险
第四节 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建议
一、交易所
二、商业银行
三、保险公司

第十一章 后京都时代碳金融发展的法律路径
第一节 京都议定书时代:碳金融的法律背景
一、经济原理与法律规则的契合:碳交易产生的背景分析
二、碳交易的金融化特征
第二节 碳金融市场要素的法律分析
一、碳金融市场结构分析
二、碳金融市场法律规则
第三节 后京都时代:碳金融发展的前景分析
一、金融危机下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二、碳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
三、后京都时代: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机遇
第四节 中国发展碳金融的法律规制
一、整体规划:金融发展的可持续
二、具体构思:碳金融发展的内外法制构建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5-2011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1年中国月度CPI、PPI指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1978-2010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2010.12-2011.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统计
图表:2005-2011年我国全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2011年不含农户)
图表: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 单位:亿元
图表:近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
图表:2010.12-2011.12中国货币供应量月度数据统计
图表:2005-2011年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
图表:1990-2011年央行存款利率调整统计表
图表:1990-2011年央行贷款利率调整统计表
图表:我国近几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201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1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6-2011年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变化情况
图表:2005-201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走势图
图表:2001-2010年我国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走势图
图表: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走势图
图表:略…………
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相关报告
  • 选择报告

    按行业浏览或按名称查询

  • 定购方法

    ① 电话订购:
    0755-25407296 25407622 25407397
    0755-25193390 25193391 25407713

    ② 邮件订购: askci&askci.com
    我们的服务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签订协议

    可从网上下载报告订购表或由我们传真报告订购表或订购协议。 下载订购合同

  • 国内付款方式

    ① 通过银行转帐、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
    报告购买款项。
    ② 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者转帐底单后,2
    日内快递报告或者发送报告邮件。
    ③ 款项到帐后快递发票。

    银行电汇:
    开户名:深圳中商智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帐 号:4000021819200122593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东湖支行
  • 外币付款方式(USD)

    Beneficiary:
    QF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 Ltd
    Beneficiary NO:
    40000 2111 99000 21558
    Bank Name: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Shenzhen Branch
    SWIFT:ICBKCNBJSZN